首页 > 全部文章 > 新闻中心 >
花生施肥原则
2021-04-16 | 原创

花生肥料的需求比较全面,在生长的后期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量比较大,因此,根据其特点,确定施肥原则,1、以农家肥为主,化肥为辅。在我国,花生大部分种植在丘陵地区,土层薄,肥力低,农家肥主要是有机肥,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,能够改良土壤,培肥地利,并且肥效较长。化肥是速效肥,虽然也含有花生需要的营养元素,但与农家肥相比,还是单一的,并且化肥在生产过程中,残留其他的成分,不利于花生的生长和土壤肥力的提高,因此施肥时以农家肥为主,辅以施用化肥。2、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施。单一施用化肥,往往造成肥料的流失。同时,化肥中的如有效磷营养元素容易被土壤固定,而降低肥效,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,与有机肥配合施以后,二者之间相互作用,提高土壤中的微生物的活化力和有机肥的分解速度,将各种营养成分转化为能够被花生吸收,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。3、氮钾全量,磷加倍。根据不同产量水平的氮磷钾养分的需求量,每生产100斤花生荚果,需要氮5斤,五氧化二磷2斤,氧化钾2.5斤,磷加倍则五氧化二磷4斤,三者的比例为5:4:2.5。花生对氮、磷、钾化肥的当季利用率分别为41.8%~50.4%、15%~25%、45%~60%。
测土配方计算方法
以土壤养分测定值来计算土壤供肥量,再安下列公式计算肥料需要量。
 
肥料需要量
   (作物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×目标产量)-(土壤测定值×0.15×校正系数)
=肥料中养分含量(%)×肥料当季利用率(%)
式中:作物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×目标产量=作物吸收养分量
      土壤测定值×0.15×校正系数=土壤供肥量
土壤养分测定值以10-6表示,0.15是土壤耕作层养分测定值换算成每公顷土壤养分含量的系数,即一般把0~20厘米厚的土壤看作植物营养层,该层每公顷土壤重225万公斤。土测值换算成每公顷土地耕层土壤养分含量的计算方法是:2250000(公斤土)×10-6=2.25公斤
例如:花生田的目标产量为4500公斤/公顷,测定土壤有效氮含量为6×10-5,有效磷为3×10-5,有效钾为9×10-5,求需肥量。
需肥量为:
花生吸收养分(氮)量=0.05(每公斤花生需氮量)×4500=225公斤
土壤供肥量=60×2.25×0.55(校正系数)=74.25公斤
代入公式,并折成尿素为:
(225-74.25)/(0.46×0.5)=150.75/0.23=655.4公斤
由于花生的氮素60%来自于根瘤菌固氮,实际施氮肥量按计算数的40%即可。即每公顷施用尿素655.4×0.4=262.2公斤
同理可求出所需的磷、钾的肥量。
氮肥的施用量一定不要过多,因为花生的根部着生根瘤菌,根瘤菌能够固定大气中的氮,这种功能只有小数作物具有,在生长的过程中,根瘤菌供应的氮素能满足花生需氮总量的60%以上,剩下的数量,则需要有肥料来满足,不能认为花生本身能够造氮,就不施用氮肥,在满足生长需要前提下,氮素供应量不能过大,过大则会引起通常所说的营养过剩,能够导致花生植株生长旺盛,病害、虫害加重,引起徒长。4、施足基肥,适当追肥。花生是地上开花,地下结果的作物,根系的吸肥能力在开花下针以前最强,有机肥和化肥混合一次足量施用,能够满足花生生长期间对肥料的需求,一般不再追肥或少追肥。试验证明。同样数量的肥料,一次性做基肥和种肥,效果比追肥好。在花生生长过程中,如果确需追肥,应该追施速效肥,并且掌握“壮苗轻施,弱苗重施,天旱淡施,地湿浓施”的原则。
施肥方法
花生的施肥方法主要有:1、基肥:基肥的施用是结合耕地进行的,在耕地前,将要施用的有机肥和化肥,按照有机肥的全部,化肥总量的2/3,均匀的撒在地表。2、种肥:在花生播种时施用的,一般为化肥总量的1/3,跟种肥时要注意,花生种子千万不能和花生接触,人工起垄的要选将化肥掩上,在另外的地方开沟播种,机械播种的,要将化肥拌均,不要有化肥坷拉,随时检查化肥的排肥速度和排肥量,避免集中排肥。3、追肥:花生一般不需要追肥,主要是根据田间的花生长势确定,追肥时间一般在结荚期和饱果成熟期,追肥的种类以磷钾肥为主。
肥料的施用量
花生的施肥量是根据土壤的肥力条件和产量水平决定的。1、高肥水地块:根据花生亩产1000斤荚果对氮、磷、钾主要营养元素吸收量和肥料的吸收利用率,土壤中的氮素营养丰富,采用氮减半,磷加倍,钾全量的施肥比例。即每亩实际施氮27斤,磷(P2O5)22斤,钾(K2O)32斤,折合成优质圈肥10000斤、尿素26斤或碳酸氢铵70斤,过磷酸钙144斤、硫酸钾44斤或氯化钾36斤或草木灰276斤。2、中等肥力田块:要实现花生亩产1000斤的目标,采用氮钾全量,磷加倍的施肥比例。即每亩实际施用氮54斤,折合成优质圈肥20000斤、尿素52斤或碳酸氢铵140斤,其他的施肥量相同。在黄泛区和洼区砂姜黑土(酸性土壤)要增施石膏或磷石膏60斤左右,主要是增加钙素。

返回
顶部